在威海市文登区博物馆历史文化一展厅的展柜中,展出着6枚新石器时代的陶纺轮。纺轮是一种中心穿孔的扁平圆盘状器,是中国古代用于纺织的工具。
这6枚纺轮出土于文登区泽头镇大宋家遗址、高村镇脉田遗址、文登营镇沙里店遗址以及初村镇北店子遗址,其中,大宋家遗址、脉田遗址、沙里店遗址是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北店子遗址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这6枚纺轮的陶质以夹砂红陶为主,素面,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到龙山文化,距今约6000-4000年之间。
纺轮的使用原理及时代背景
纺轮,一种中心穿孔的扁平圆盘状器。
纺轮一般不能单独使用,需要和纺杆配合使用。使用时,将纺杆插入纺轮中孔,要纺的纱线原料一端系在纺杆上。搓捻纺杆,纱线就源源不断的纺出,并缠于纺杆上。
直至当代,世界范围内仍可见到纺轮的使用。纺轮的出现无疑是纺纱技术史上最重要的技术发明,是新石器时代杰出的技术成就和文化成就,是纺织品生产的革命。
纺轮要配合纺杆使用,目前在山东地区没有出土纺杆,可能是因为纺杆多为木质,而山东地区的气候环境木质纺杆无法保存下来。
此为广东高要县毛岗遗址出土纺轮和纺杆,大约为战国至秦汉时期。纺杆木质,残断,残留底部,末端削尖。纺轮陶质,正面围绕中孔刻划线状圆圈一周。
2012年文登区界石镇旸里店墓群出土陶纺轮
陶纺轮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常见。甲骨文中的(專)字代表捻纺锤,其上部表示轴杆带动纤维,中部表示线团,底部表示纺轮,左侧的一只手表示用左手捻动轴杆。这项工作叫绩。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孔疏:“绩,缉麻之名。”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说,生了男孩“载弄之璋”。璋肯定是一种玉器;但现代文物界通称之璋,是否就是古代的璋,尚难断言。这首诗又说,生了女孩“载弄之瓦”。瓦不是指普通瓦片,而是指陶纺轮。因为当时女孩长大后要绩麻,所以从小就让她养成习惯。
还应当说明的是,纺轮主要用于绩葛、麻,后来纺棉花、纺毛线偶尔也用它,但绝不用于纺丝。丝是自然界的超长纤维,长度可达1000米,只要并丝,就成为丝线。不过用纺锤绩葛、麻,效率不高,纱线的拈度也不够均匀。
后来发明了单锭纺车。甘肃武威磨嘴子22号东汉前期墓中曾出木纺锭,可见纺车的发明当不晚于西汉末。不过单锭纺车的效率仍不太高,一昼夜只能纺三两到五两纱。后经不断改进,单锭改为多锭,手摇改成脚踏,效率大为提高。已知之最早的脚踏三锭纺车的图像,见于南宋·蔡骥《新编古列女传·鲁寡陶婴》插图。
(资料来源:孙机《中国古代物质文化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