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入山与出塞》是一本探讨考古学视野的书,于 2004 年 6 月出版。虽距今已近 10 年,但其 对考古学视野拓展的论述,却始终让笔者记忆犹新,不得不说这其实也是一种方法论的体现。尤 其是当我们面对当今社会科学的边界日益模糊、学科与学科之间的重叠交流日益频繁的时候,“视 野”对我们当前的考古工作来说便显得更为重要。
作者李零以“入山”和“出塞”为例,阐释了在解读考古遗存方面,既要放眼于遗存的出土 环境,又可着眼于外来因素,旨在提醒我们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考古出土的遗存,希望我们能用 更广、更高、更远的眼光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入手点。书中的各种观点,尤其是在拓展眼界与思维 上,非常值得我们细细学习与品味。
一、 宏观把握考古材料的空间性
同一个事物,从不同的角度着手、思考,会让人有不同的体会和感悟。如果我们尝试着从两 种以上的角度来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,也许“1+1”就会大于 2。当我们面对考古出土文物时,倘 若仅仅是拘泥于“物”的研究,我们的思想不仅变得闭塞,并且还会遗失很多与“物”有关的重 要信息。李零先生在本书中,就以“入山”为例,揭示了我们在恢复历史事实时,往往只注重对 城址和墓葬的发现与研究,而忽略了位于山川之中的各类祭祀遗址;即便是发现有祭祀遗存,也 往往只注重出土了什么,而忽略了在怎样的环境中出土这一大背景。同时,又以“出塞”为例, 指出了我们在研究中国文化时思维的单一性。
其实,就笔者看来,所有的“物”都是在一定的空间环境中诞生的。遗存中每一件器物与周 遭的关系如何,也许在刚发掘之日我们尚难对其作出定论,但如何记录好这样的细节,却是日后 研究的重要基础。这里的“空间”,既指遗物所出土的空间,也指文化所诞生、发展的空间。
近年来,大凡研究墓葬考古的学者不仅重视掩埋于地下的墓室的内部研究,也开始关注地面 上与墓葬相关的祭祀遗址研究,希望将“墓”与“葬”合二为一,从而以一种立体形态将古代墓 葬的事实呈现于世人面前。这是我们更加注重“空间”的原因,也是考古学研究的进步。
当然,除了把握某一遗存整体面貌的“空间感”,李零先生在本书中还提到关于考古发现的 “外来影响”这一大空间的研究。书中提到,传统眼光习惯“从内到外”看问题,即从“华夏” 到“蛮夷”的这种思维模式;西方的汉学传统和我们正好相反,他们习惯的是“从外到内”看问 题。其实,笔者认为不论是“从内到外”还是“从外到内”,如果只用一种方法来看待中国文化, 均有失偏颇,只有两种角度互补,才能比较完整地分析中国文化的本质。比如书中列举的有关中 国“狮子”图像的研究,探其源流,我们固然可以追溯到非洲或是西亚,要研究“狮子”的传播 路径必定会选择“从外到内”这样一种思维模式。但是,如果要研究为什么“狮子”这一外来图 像会在中国文化中扎根并且影响深远,是否应该采用“从内到外”这一方法,才能进一步研究中 国文化的兼收并蓄?所以,虽然多角度、广视野地看问题固然有利,但选用怎样的角度、怎样的 方法,还是应该视研究的需要与目的,不能为了拓展视野而拓展视野。
二、 考古与艺术——视野的碰撞与方法的升华
李零先生在本书第四部分《跋石板村“式图”镜》一文中,论述了几种图案相似的铜镜可能 是同一种宇宙观念的体现,并提倡应该重新认识“博局镜”,认为“它(这些图案)提示我们,古代的图案,很多都不仅仅是用于艺术的目的。”这样的观点使我们想到了考古与艺术之间的联 系。古人造物,其图案、纹饰与布局都是当时制作者意识的体现,也许蕴含着古人的审美意识, 但其中更重要的应该既包含了制作者的目的,也包括了器物的用途。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,并不 应该只停留在对图案或纹饰的欣赏层面,而更应该透过图案和纹饰的结构与布局,寻找出其中的 秩序与规律,探索为什么会有结构的变化、布局的差异又体现了制作者怎样的思想意识……
考古与艺术的联系,也许还体现在考古类型学这样一个层面上。考古类型学的原理认为,所 有器物的演变都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,在划分器物的类、型、式的时候,都是依据器物外形特 征为基础的。其实,在这样的一个划分过程中,我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使用了“艺术”的方法,因 为这里的艺术是视觉的体现,是对形式的区分。对于简单器物的分类,可以根据其外形的结构特 征对器物进行划分;对于复杂器物,不仅要从其外形,还要从其图案纹饰的表现内容进行分类, 这就需要进一步用艺术的眼光对图形图案进行解构与重构,以求得图案形式变化的本质。
一般认为,考古学是理性的思考,艺术是感性的思维,两者看似冲突,却又隐含着必然的联 系。对造型与形式的认识,必定会引起对背后规律的探究;对规律的探究,也必定要通过视觉的 解构与重构。也许,所谓的“美术考古”或“艺术考古”,也无非是叮嘱我们要形成这样一种视 野:利用艺术的眼光观其形制,利用考古的眼光探其原因。在方法上,需要我们用艺术的方法去 解构纹饰、重构图案,认识这些装饰性内容的产生、发展脉络;用考古的方法分析嬗变的社会原 因或意识形态的原因。
本文发表于《中国文物报》2015年1月9日